在冷庫投入使用后,不少客戶常因缺乏科學的后期管理方法,陷入諸多困境:設備年久失修、故障頻發,不僅導致耗電量居高不下,還嚴重影響冷庫的制冷效果與存儲品質。事實上,冷庫的后期管理直接決定其使用壽命與運行效率,是保障冷庫長期穩定發揮價值的核心環節。為幫助廣大用戶破解管理難題,我們特別邀請和順環境制冷專業團隊,從實操角度出發,梳理并普及一套系統、規范的冷庫管理知識。
一、嚴格遵守冷庫基礎使用規則
規范的操作是減少設備損耗、維持穩定運行的首要前提。使用過程中需牢記兩大核心原則:
嚴禁隨意操作溫控系統:不得擅自開關冷庫或調節設定溫度,避免因溫度驟變增加設備負荷,同時防止存儲貨物受損;
強化能耗與溫度管控意識:進出冷庫時需快速關閉庫門,最大程度減少冷氣外泄;出庫后務必及時關閉庫內照明電源,既節約能源,又能輔助維持庫內溫度穩定。
二、精準把控庫內溫度,建立動態監測機制
溫度是冷庫功能的核心指標,需通過 “穩定控制 + 定期監測” 雙重措施保障:
日常溫度標準:正常營業期間,庫內溫度必須穩定維持在 **-10℃以下 **;貨物進出庫的短暫過程中,溫度波動需嚴格控制在 ±3℃以內,避免長期波動影響設備壽命與貨物存儲質量;
異常處理流程:需定期檢查庫內溫度并做好書面或電子記錄,若發現連續三次溫度高于 - 10℃等異常情況,應立即聯系專業電工檢修,切勿拖延導致故障擴大。
三、全方位做好清潔消毒,筑牢衛生安全防線
冷庫的清潔不僅關乎存儲貨物衛生,更能減少設備污染損耗,需分場景落實清潔要求:
(一)日常與月度清潔:分層推進,重點防護
日常清潔(每日營業結束后):優先保障冷庫周邊環境,嚴禁堆放有污染、帶異味的物品;對冷庫周邊區域進行徹底清掃,避免雜物堆積影響設備散熱。定期清理積霜(每周 1 次):對庫內積冰、積霜進行全面清理,操作時需使用干拖把、干抹布等干燥工具,嚴禁用水直接清洗庫板與地面,防止庫體受潮損壞或地面結冰引發安全隱患。
深度清潔消毒(每月 1 次):第一步:清空庫內庫存,關閉總電源,避免操作時發生觸電風險;第二步:按比例調配洗潔精溶液,擦拭清洗庫內油污,再用清水徹底沖凈殘留;第三步:使用有效氯含量≥400PPM 的消毒水,均勻噴灑地面及庫體四周,靜置 3 分鐘后用刮板刮凈消毒水;第四步:開啟風機吹干庫內水分,確認干燥后,方可重新存入貨物并恢復使用。
(二)輔助工具清潔:同步跟進,避免交叉污染
庫內墊板需每周進行 1 次清潔消毒,塑料箱則需在每次清空后立即清潔消毒;
消毒后需確保工具表面無殘留水分,防止后續與貨物接觸時發生凍結,影響貨物品質或工具使用壽命。
四、強化設備保護與應急處理意識
避免物理損傷:操作過程中嚴禁用硬物敲打、碰撞庫板與地面,防止庫體保溫層破損或地面開裂,影響冷庫密封性與安全性;
突發情況應對:若遇到停電或制冷設備故障,應立即減少冷庫開門次數與人員進入頻率,并在庫門顯著位置懸掛 “請勿使用” 標識,待故障排除、設備恢復正常后再投入使用,避免盲目操作引發安全事故。
五、預防異味滋生,保障存儲環境潔凈
異味不僅會污染存儲貨物,還可能暗示設備存在潛在問題,需從源頭做好防控:
入庫前檢驗:所有入庫存放的食品必須經過嚴格檢驗,確認無變質、無異味后方可入庫;
庫內異味處理:每次進貨前需檢查冷庫內部,若發現異味,需先通過專業技術處理(如通風、消毒等)消除異味,確認環境達標后再使用;
設備維護強化:日常需加強冷藏設備管路檢查,避免因倒堆、卸貨操作不當導致管路損壞,引發制冷劑泄漏,進而產生異味或影響制冷效果。
六、重視沖霜水系統設計與維護
沖霜水系統是保障蒸發器高效運行的關鍵,需根據冷庫類型差異化管理:
系統原理:沖霜水系統通過水(或水溶液)清除蒸發器表面的冰霜并及時排放,維持蒸發器換熱效率;
差異化控制:速凍庫沖霜水采用常溫控制即可,冷凍庫因庫內溫度更低,需在沖霜水中加入乙二醇以降低冰點,防止沖霜過程中結冰堵塞管道;
核心參數管控:需定期監測沖霜水(或乙二醇水溶液)的濃度與溫度,確保參數符合設備要求,保障沖霜過程穩定、高效。
冷庫的科學管理是一項系統性工作,需嚴格遵循使用規則、精準把控核心指標、落實日常維護與應急處理措施。只有通過規范、細致的管理,才能有效減少設備故障、降低能耗成本,延長冷庫使用壽命,同時保障存儲貨物的品質安全。希望文能為廣大冷庫用戶提供切實幫助,讓冷庫真正發揮其應有的價值,實現高效、節能、穩定運行。